数据大扫除五步法,脏数据变可信报告的秘诀 如何提高数据可信度
我是茉莉,一个喜欢把复杂问题拆成生活常识的数据整理师,每天的工作就是帮邻居大妈修Excel表格,教便利店小哥用手机统计库存,最擅长用买菜挑西瓜的经验解决数据难题,今天教大家几个菜市场智慧变身数据医生的绝招。
▌第一步:像挑西瓜那样拍打原始数据
超市里挑西瓜要拍三下听回声,数据收集同样需要"物理检查",去年帮快餐店统计外卖订单,发现7月15日有单顾客买了220碗酸辣汤——那天最高气温42度,老板急得要给顾客退款,我用三步验证法发现是实习生把"2碗"输成"220"。
具体操作:
1、先按【订单金额】从高到低排序
2、用Excel公式:=IF(数量>AVERAGE(B:B)*3,"异常","正常")
3、重点检查标注"异常"的数据点
这就像买菜时先挑出发霉的西红柿,处理2000条数据只需喝杯奶茶的时间。
▌第二步:给数据贴保鲜膜(字段清洗)
见过菜市场里包着保鲜膜的切块水果吗?数据清洗就要做到这个程度,上个月帮服装店整理会员信息,发现有客户叫"王先生",电话留的是"不用打电话",身高填了"180米"。
解决步骤:
1、用SUBSTITUTE函数清除空格和特殊符号
2、设置手机号必须11位数字的验证规则
3、对身高/体重等数值字段设定合理范围
就像把散装瓜子装进密封罐,处理后的数据能保鲜三个月不串味。
▌第三步:给数据装监控摄像头(动态验证)
菜市场的公平秤大家都见过吧?我们需要给数据表也装上这样的实时监测,最近帮健身房做会员统计,发现某个月新增会员暴涨300%,调查发现是前台误把体验人次计入正式会员。
解决方案:
1、设置公式自动标红突变数据(增长率>50%标黄,>100%标红)
2、用数据验证功能锁定关键字段
3、每周生成波动Top10清单
这就像在腌泡菜的坛子边放温度计,数据稍有异常马上报警。
▌第四步:给数据办身份证(唯一标识)
菜市场的摊位都有编号,数据也要有自己的"身份证号",帮奶茶店整理原料进货单时,发现砂糖进货记录有"白砂糖"、"砂糖"、"糖"三种写法,导致库存统计混乱。
处理方法:
1、建立原料名称标准化对照表
2、使用VLOOKUP自动转换名称
3、对每类商品赋予唯一编码
就像给菜市场的每种蔬菜贴上专属二维码,扫一扫就知道产地和保质期。
▌第五步:给数据找个好邻居(交叉验证)
买菜时会比较不同摊位的价格,数据也需要找"邻居"对质,帮水果店分析销售数据时,发现香蕉周销量和降雨量呈现诡异正相关,最后查明是仓管把淋雨受潮的香蕉都做成了促销品。
验证窍门:
1、把销售数据与天气数据表VLOOKUP关联
2、用散点图观察异常关联
3、建立库存周转率与损耗率的关联规则
这就像发现黄瓜涨价时,要去隔壁肉摊看是不是排骨降价了。
【注意事项】
1、别当洁癖患者:保留原始数据副本,清洗过程可溯源
2、定期换滤网:每月更新数据验证规则
3、留点瑕疵美:10%以内的数据波动是正常"呼吸"
茉莉的小窍门源自二十年菜场经验:买菜时挑最新鲜的,理数据时找最真实的,好数据就像刚出笼的包子,要趁热整理才不失真,下回教大家用晾衣架原理整理混乱的Excel表格,保证比折衣服还简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