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笨方法让你变成人见人爱的社交达人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怎么解决呢女生
大家好,我是茉莉,一个喜欢研究生活难题的90后,不爱讲大道理,专治各种"不会过日子"的毛病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无数人头疼的话题——人际关系到底该怎么整?
先说说我自己吧,五年前我还是个躲在茶水间不敢跟同事寒暄的社恐,现在成了每次团建都被拽着坐主桌的"气氛组组长",这中间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,全靠几个笨办法慢慢磨出来的,放心,我要说的法子都特接地气,不用背话术,不用装热情,更不用花钱报课。
▌第一招:学会当个"人形录音笔"
上周部门新来的实习生小张问我:"茉莉姐,为什么我跟人聊天总冷场啊?"我反问他:"上次小李跟你说她家猫生病的时候,你第一句话说的啥?"他想了想:"我说我家以前养的狗也老生病。"
这就是问题所在,太多人把聊天当乒乓球,急着把话题打回去,其实好的人际关系像接飞盘——先稳稳接住对方抛来的情绪。
我有个土法子:把对方的最后一句话重复一遍,再加个疑问词,比如同事说:"最近天天加班真要命",别急着说"我也是",试试说:"天天加班?是赶新项目吗?"你会发现对方的话匣子突然被拧开了。
上周五食堂吃饭,隔壁部门老王随口说了句"这菜咸了",我接了句"咸了?大厨今天手抖啦?"结果一顿饭听他讲了二十年厨师生涯的八卦,你看,有时候当个"复读机"比当演说家管用。
▌第二招:定期给人际关系"除草"
去年同学聚会,我发现个怪现象:混得最好的人反而联系人最少,我的发小阿琳微信通讯录不到200人,但需要帮忙时半个城的人都愿意帮她,她的秘诀是每月清理一次人际关系。
具体怎么做?准备三张A4纸:
第一张写"充电型":和TA相处后觉得充满能量的人
第二张写"耗电型":见面后觉得特别累的人
第三张写"充电宝":关键时刻能提供实际帮助的人
把这三张纸贴在衣柜里,每周换衣服时看一眼,三个月后你会发现,该疏远谁、该亲近谁、该感谢谁,清清楚楚,我按这个方法整理了半年,无效社交少了70%,但真朋友反而更多了。
人际关系不是比谁认识的人多,而是看关键时刻能调用多少真情实意。
▌第三招:养成"麻烦别人"的习惯
你是不是觉得麻烦别人很不好意思?我以前也这样,直到遇见客户王总,这个身家过亿的大佬,居然会专门打电话问我哪家牙科诊所补牙不疼,后来我才懂,适当示弱才是最高级的情商。
心理学上有个"富兰克林效应":帮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帮你,但要注意分寸,我总结了个"五分钟原则":只请别人帮那种五分钟内能解决的小忙。
"能教我手机怎么截长图吗?"
"这家的奶茶你喝过吗?推荐哪个口味?"
"你今天的眼妆好看,能教我怎么画吗?"
上周我用这个方法,成功让高冷的财务总监帮我修好了打印机,现在她午休时会主动喊我拼单奶茶,小麻烦是关系的粘合剂,大麻烦才是关系的粉碎机。
说到底,处理人际关系就像煮粥,急火会糊锅,要慢慢熬;总不搅动会结底,得时常经营;光喝白粥没滋味,得配点小菜——那些让彼此舒服的小细节。
最后送大家我自创的"三秒定律":遇到任何人际困惑时,先深呼吸三秒,问自己三个问题:
1、这事三年后还重要吗?
2、对方此刻需要的是什么?
3、我能接受的最坏结果是什么?
这三个问题帮我避开了80%的人际冲突,成年人的社交,不是比谁更聪明,而是比谁更"糊涂",该较真时不含糊,该装傻时不戳破,日子自然越过越敞亮。
我是茉莉,下期教你怎么用"垃圾袋整理法"搞定复杂家庭关系,所有舒服的关系,都是故意经营的结果,现在就去试试这三个笨方法,你会发现,好人缘不是天赋,而是可以练习的手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