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想买买买停不下来?3个接地气方法帮你找回自控力 天天想要是什么心里
你好,我是茉莉,一个喜欢用笨办法解决生活难题的普通人,平时研究最多的就是怎么用一杯奶茶的时间,让日子过得更舒坦些,今天咱们聊聊很多人都头疼的事儿——总忍不住想花钱、想吃东西、想刷手机,这种"想要"的冲动到底正不正常?
先给你吃颗定心丸:绝大多数人的"天天想要"都不是病,我去年双十一连着三天熬夜抢购,收到快递才发现买了三支同款电动牙刷,后来和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聊天才知道,现代人多少都有类似的经历:工作压力大时会特别想吃甜食,半夜焦虑时会疯狂刷购物app,这些其实是大脑自带的"止痛开关"。
但有两个关键指标要注意:一是这些冲动有没有影响正常生活,比如刷信用卡透支、暴饮暴食到胃痛;二是能不能主动喊停,比如说好只逛半小时最后却刷到凌晨三点,如果这两条都中了,可能需要找专业人士聊聊,不过多数情况,咱们自己就能解决。
上个月我用这三招帮闺蜜戒掉了每天必喝三杯奶茶的习惯,现在分享给你:
第一招叫"延迟满足训练",把手机壁纸换成存款余额,每次想买东西时就截图放进相册,攒够10件挑最想要的买,上周邻居小伙用这方法,发现攒下的截图里80%的东西过三天就不想要了,关键是要给自己设置缓冲期,就像炖肉得先焯水去沫,给冲动降降温。
第二招是"具象化记账法",别光记数字,在记账APP里给每笔消费配张实物图,我同事用这招发现自己一个月竟然买了12双袜子,其中8双都没拆包装,现在她每次想买东西就翻翻图库,看见那些闲置物品顿时清醒,重点是把抽象的消费变成具体可见的画面,唤醒理性脑。
第三招最狠但也最有效——建立"替代奖励池",准备三个玻璃罐,每次忍住冲动就往罐里投硬币,存够钱就奖励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,我表弟用游戏皮肤当目标,三个月存钱买了台Switch,这相当于把即时满足转化成延迟的升级体验,就像把零散的乐高积木拼成城堡。
可能你会说这些方法看着太简单,但关键在坚持,就像每天喝够八杯水对身体好大家都知道,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,建议从设置物理提醒开始:在手机壳里夹张写着"真的需要吗"的纸条,或者把购物网站图标藏到手机文件夹深处。
我们常说"冲动是魔鬼",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想要的本能也是生命力的一部分,上周我去夜市,看见个卖手工皂的老太太说:"年轻人就该有想要的东西,但要像熬中药,大火煮开之后转小火慢慢煨。"这话糙理不糙,学会和欲望和平相处,比单纯压抑更重要。
最后送你个彩蛋技巧:准备个"后悔笔记本",每次冲动消费后记录真实使用感受,三个月后翻看,你会发现那些半夜抢购的网红产品,使用频率可能还不如楼下超市买的保鲜盒,这种视觉冲击比任何说教都有用。
我是茉莉,下期教你如何用一张A4纸搞定拖延症,管住钱包和食欲不是苦行僧修行,而是为了腾出空间装下真正重要的东西,咱们普通人过日子,不就是图个心里踏实嘛?